热搜词
发表于 2012-8-22 07: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叶诗文的奥运成绩不合常理?给西瓜打针后,西瓜会变红变甜?……这些未经证实的流言曾在网上疯传。猜测和谣言扩散之快、辐射之广令人惊讶。
  同样基于网络平台,一群喜欢科学探索的年轻人发动起一台“谣言粉碎机”——它是泛科技兴趣社区网站果壳网的一个主题站,口号是“捍卫真相与细节,一切谣言将在这里被终结”。在倍受网友追捧的同时,它也面对这样的质疑:你们用来粉碎谣言的事实,就一定是正确的吗?
  及时击碎新闻热点谣言
  两周前,“谣言粉碎机”曾为伦敦奥运会游泳冠军叶诗文正名。
  8月1日,英国著名科学杂志《自然》在网站上发表《为什么奥运会上的卓越表现会引起怀疑》一文。文中,作者对伦敦奥运会游泳冠军叶诗文的表现提出质疑,认为她在400米混合泳最后50米成绩超过男子冠军罗切特很不合理,而她在近两年内成绩提升又近乎神速。
  当天的“谣言粉碎机”驻站编辑耿志涛回忆:“《自然》是一份权威科学杂志,它的发文必定引发巨大关注,必须尽快作出反应。”很快,“谣言粉碎机”的热门作者“瘦驼”(网名)挺身而出。巧合的是,“瘦驼”本人主攻生物学,他的夫人“tt暗号”(网名)曾是国家级游泳健将。丰厚的科学底蕴、直接的相关经验,让“瘦驼”很快找到《自然》文中的漏洞。他迅速在“谣言粉碎机”上发表文章《不要“为质疑而质疑”:对叶诗文事件的科学分析》,详细论证了“女性确实可能比男性游得快”“16岁的年纪正是运动员成绩提高最快的时候”等反驳观点。这是国内较早用科学分析回应“叶诗文事件”的文章。
  智库成员来自专业领域
  “谣言粉碎机”的操作模式是:当热点事件发生,网络谣言四起时,网站的编辑迅速组织作者,撰写科学的分析文章。从2010年11月开始,不到2年的时间里,他们已证实或证伪了近400条流言。
  “谣言粉碎机”共有3名编辑,每人联系十几名固定作者。他们有的是大学教师,有的是科研人员,有的是在校学生,专业覆盖电子、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领域。它还拥有超过百人的智库,智库成员是在各科技领域内工作,能够提供专业信息的人。  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发生后,“谣言粉碎机”在一周内连续发表13篇辟谣文章,破解了关于三角避震带、核泄漏、超级月亮、碘盐防辐射等多起谣言。
  除了热点新闻外,它还关注公众生活,经常会对许多生活细节方面的谣言发起“攻击”。比如——  取款机上倒着输入密码会自动报警吗?
  汽车空调会散发出致癌物质苯吗?
  购物小票中隐藏着双酚A吗?  “谣言粉碎机”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科普道路,热烈的问答、通俗的笔触、诙谐的插画、简明的图表,大大降低了科学文章的阅读门槛,让大众发现,科学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么枯燥复杂,它其实可以有趣、简单。
  实验的优势是直观有趣
  有时,“谣言粉碎机”喜欢用直观的实验寻找答案。
  今年5月,一则“黑心商贩给西瓜注射胭脂红和甜蜜素,让西瓜变得又红又甜”的消息在网络流传。入夏时节,“打针”一说就给西瓜销售蒙上阴影。
  用注射器给西瓜打针,究竟能不能打进去?西瓜表面会不会留下明显的针孔?打针西瓜和普通西瓜相比,真的能以假乱真吗?打针之后的西瓜会不会加快腐烂?“谣言粉碎机”希望用实验做一个直观的解答。
  编辑从超市采购了4只新鲜西瓜,并准备了5毫升注射器、食用色素、甜味剂溶液和桶装饮用水。为了清晰比对注入液体在西瓜内的扩散情况,实验团队特地选用蓝色色素,分别在瓜蒂、瓜脐和瓜身三个部位注射,观察是否出现变软、溃烂的腐坏特征。
  48小时后,实验团队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西瓜切好,邀请了一名对西瓜分组情况“毫不知情”的程序员试吃,对口感和味道作出评价。这名程序员表示“注射食用色素的瓜瓤带有难以描述、令人不快的味道;注射食用色素和饱和糖溶液的瓜瓤则带有典型、浓郁的西瓜腐坏变馊的味道”。
  随后,实验团队在“谣言粉碎机”上发表了《西瓜打针实验:打针没有那么容易》一文,通过详实的图片和文字叙述了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几小时内回帖数就超过百条,随后发布的更有近千次转发。
  “实验的优势在于直观和有趣,有时不见得会有颠覆性的结果,但能激发读者的兴趣。”耿志涛是“谣言粉碎机”里出名的“实验党”,他编辑的第一篇稿件,就是通过“亲口”实验,对“灯泡塞进嘴里就拿不出来”的网络传言证伪。
  【焦点关注】
  欢迎网友对辟谣过程挑刺
  “谣言粉碎机”驻站编辑耿志涛说,从撰稿人的资质到引用资料的权威性,再到审稿人和编辑的选择,生产流水线上的每个零件都经过精敲细打,防止用以辟谣的观点本身成为错误之源。同时,无论是实验时对条件、对象、器材等基本要素的介绍,还是成稿中详细开列的参考文献和相关资料,网站都尽可能完备地记录并还原辟谣的全部过程,让读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网友经常给“谣言粉碎机”挑刺,网络上管这种行为叫“捉虫”。耿志涛和他的同事很喜欢网友“捉虫”,因为这正是“谣言粉碎机”建立的初衷之一——传播科学探索精神,希望激发年轻人对科学的追寻和热爱,使他们在网络谣言面前,多一分冷静和思辩,少一点激愤与盲目。《西瓜打针实验:打针没有那么容易》一文发表不久,就遭到网友“捉虫”:“西瓜采摘之后不会自合成乙烯以及自成熟,糖分的生成和转移都几乎停滞,所以实验如果是在采摘以后进行是有明显缺陷的。”幸运的是,1个月后,一家农产品公司对尚未摘取的西瓜做了类似的实验,与“谣言粉碎机”在成熟西瓜上的实验得出差不多的结论。
  “谣言粉碎机”经常不直接提供正确的答案,而是提供足够、全面的背景知识和材料,让读者自己去判断。“有时,‘谣言粉碎机’的辟谣会让急于了解最终结论的读者觉得有些冗长。”果壳网主编徐来说,“但这么做可以给不了解探索过程的读者提供一种线索,使之逐渐熟悉自行探索的工具和方法,实现人人有台‘谣言粉碎机’的愿景。”
  【焦点链接】
  面对流言先问自己“这是真的吗?”
  28岁的网友“薄三郎”是上海一家三甲医院的麻醉科医师,在同事眼中,他多少有些另类——粉丝数突破2万,被网友封为“最帅麻醉医师”;曾前往苏沪多所高校发表演说,将在上海交大开设选修课程……这些都源于他的另一个身份:科普作家。
  可乐杀精是以讹传讹?维生素B1驱蚊是否靠谱?钛圈可以治颈椎病?……很长一段时间里,“薄三郎”活跃在“谣言粉碎机”,医学博士的专业背景让他集中瞄准关于食品和药品的谣言。“因为看重自身健康,大众在看到与健康相关的传言时,本能地‘宁可信其有’,作为医生,也会盲听、盲信,但转念一想,就会感觉不太合理。” 
 不过,强烈的批判意识有时也会带来尴尬。吃饭时面对同事“不要坐在微波炉前,会有辐射”的好意提醒,“薄三郎”会下意识地开讲和反驳。他也在尽力避免自己的“强迫症”反应。这两天,家里忙着装修,太太希望在房间放置竹炭包净化空气。明知都是“扯淡”,但太太说要放,他还是配合。“为了家庭和谐嘛,科学就像清水,但是生活却更像是一锅粥。”“薄三郎”幽默地说。  “基于尝试,来点虚荣”,科普写作带给“薄三郎”的远不止自我肯定和满足,更是对谣言传播的思考。他建议网友:看到流言,不要忙着相信,急着转发,先问自己“这是真的吗,它合理吗?”——“产生疑问,是辟谣最重要的一步。”

全部评论0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管理员之家 ( 苏ICP备2023053177号-2 )

GMT+8, 2025-1-10 10:08 , Processed in 0.15144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poyright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