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发表于 2011-11-10 21: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昊  再一次见到Tel中国CEO王晓菁是在她公司楼下的一家咖啡厅里。这两个月把她
  忙坏了,顶级域名.tel开通了中文注册后,公司用户一下子超过了10万个,“这种突然爆发还是让我们有些手忙脚乱”。
  自从牵手.tel,她就不得不把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在公众面前,她总是微笑着,习惯了第一时间拿出手机或iPad展示她的电子名片 “LucyWang.tel”,也从不厌烦早已回答了无数遍的基础性问题。虽然公司的发展如其所愿,但如今让她困扰的事情越来越多。于是在下班之后,她经常把自己锁在办公室里,一边看着窗外的夜景,一边喝着咖啡,“哪怕是放空,其实都是一种自我回归。”王晓菁苦笑着。
  结缘
  .tel诞生于2009年,是ICANN(互联网域名及管理机构)认证的第21个商业用途的顶级域名。它相当于一张“电子名片”,通过注册,用户可以获得一定的空间发布其联系信息、网络链接、住宅电话、办公电话、手机、电子邮件、即时通信软件等身份信息。在国外甫一推出,便受到热捧,目前已拥有近百万的用户。
  而王晓菁和.tel的“结缘”,似乎是命中注定。2000年底从澳大利亚回国后,几经辗转,她在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当时她的职务是首席战略官,每天接触的都是国内外最先进的技术和应用,用她的话说,“曾经沧海难为水”,她见证了中国互联网行业起起伏伏的十年。可是连她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只有.tel让她有了创业的冲动。
  王晓菁还记得当时的情景:“2009年底,当我第一次看到.tel时,有些惊呆了。它如此简单又完美地把通讯和互联网结合起来,我当时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拥有它。”
  她决定辞职,这在家人和朋友看来是一个有些唐突的决定。而她并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去解释,而是迅速地开始和众多业内人士、风险投资商论证.tel的市场价值。“论证的时间并不长,因为我知道这是一个金矿,再拖就来不及了。”她说。
  2010年初,王晓菁就和.tel的全球注册局——Telnic达成了协议,全权负责.tel在中国的注册和管理。随后,她在5月成立了Tel中国,9月20日便上线了.tel的中国区注册。“从‘恋爱’到‘结婚’,我们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现在她的最大乐趣就是每天看看有哪些有意思的域名被抢注,“网友们真的很有才,我记得有一个网友注册了‘问.tel’,然后把它打造成了生活信息专家,包括天气、路线、饮食等,一应俱全。
  而王晓菁则把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了企业用户上。12月,慧聪西南运营平台上的全部中小企业都捆绑了.tel。紧接着,澳门利通达黄页(澳门的官方黄页提供方)、深圳发展银行等也纷纷成了.tel的集团用户。
  “国内外的推广模式基本相同,目前都是以黄页公司为主。近期包括美国、菲律宾等国家的几家大型黄页公司都将使用.tel服务,这成了一个趋势。”在王晓菁看来,.tel虽然刚刚起步,但因为其给企业带来了全方位的移动式呈现,所以,得到社会的认可只会是个时间问题。
  众矢之的?
  可她现在却需要和时间赛跑,虽然还没有出现能对.tel造成威胁的企业,但这种基于强社交关系的产物却因为其独特性,有可能对行业环境造成冲击,从而成为众矢之的。
  Facebook在全球拥有6亿的活跃用户,扎克伯格甚至被称为第三大帝国的“酋长”。和.tel相同,Facebook的用户也都拥有唯一的身份,他们也可以把自己的各种联系方式放在上边,当然,这是免费的,而.tel则需要每年20美元的注册费用。
  这似乎很难让用户接受。Face-book不仅免费,而且其强大的应用使得联系不那么生硬,用户可以边游戏,边社交。而.tel则简单得可怕,目前的它充其量算是纸质名片的替代品,根本无法和Facebook相提并论。
  王晓菁则不这么认为,“.tel和Facebook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产品。如果说Facebook给你了一间房,那么你仅仅是这间房的房客。你只有使用权,当然也无法控制它。而.tel则是给你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地,想种什么都由你说了算,果实也是自己的。”
  在3Q大战后,“网络个人隐私”成了一个热门词汇。网友挥舞着免费大旗,但却在牺牲着自己的隐私。互联网走到一个分岔口,免费和自由似乎成了悖论,不可兼得。
  王晓菁也知道这需要一个过程,况且.tel还处于雏形阶段,“对于个人用户而言,付费的概念在一段时间内还无法接受。而对于企业用户,.tel即使以现在的功能,就足以吸引它们买单了。”
  她所提的“功能”正是与搜索引擎的天然友好性。因为.tel是顶级域名,从技术的角度讲,“在搜索引擎爬虫检索的时候,它从最底层开始爬,然后立刻抓到信息,加上信息高度结构化而且已经定制,所以非常容易让爬虫读懂是什么,这样它能够决定你搜索引擎的排名非常优先。”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企业使用了.tel,它即使不进行SEO(搜索引擎优化),也依然能达到宣传的效果。
  可这会不会因为抢了搜索引擎的生意,而被百度等网站封杀呢?
  这也许是.tel在中国最大的一个隐患。在国外,.tel和GoogleAdSense合作,浏览量大的.tel网页上会显示Google的关键词广告,用户还可以实现广告分成。而在国内,Tel中国尚未与百度达成协议,因此,.tel在百度上的效果远不如在谷歌上的理想。
  王晓菁则并不担心,在她看来,即使现在国内的互联网行业缺乏起码的秩序,但绝对不可能被某一个网站垄断,“行业环境的混乱和国家政策的不明朗,是.tel潜在的威胁,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tel势必会得到生存的空间,这并不是某几个网站可以阻碍的。”
  路在何方?
  毫无疑问,.tel浑身充满着移动互联的“基因”,但包括王晓菁在内,都不知道它会发展成什么模样。
  “它现在只是个类商标的东西,其实国外目前也没有成熟的盈利模式。我们只是把它当做资源去卖,而这显然不是.tel创始人的初衷。”谈及此处,王晓菁也有些无奈,毕竟用户基数的弱小,使得所有的设想都不能落地,“所以,别人问我商业模式,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tel可做的东西太多,但现在还没有基础。”
  如今的.tel千篇一律,模板、内容和应用相差无几。它更像是一个管道,而且是流向.com的管道。这似乎毫无意义,.tel被赋予的职责被无限地缩小,它成了一个附庸品,唯一的价值仅仅是SEO的替代品。
  在王晓菁的理解中,.tel应该是一个平台,这上边不仅有庞大的内容资源,还应该像苹果公司一样,有丰富的应用。跟其他顶级域名一样,它应该有自己的内涵,并且天然的社交性使得它更个性化和实用性。
  王晓菁正在尝试着不同的应用,139社区、支付宝、在线广交会等都成了她的 “试验田”,“说到底,.tel的核心价值还是与身份相关的信息,我们需要从这些信息中提炼出有价值的应用。”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甚至是未来的物联网,个人安全将成为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就拿物联网来说,在IP地址极度缺乏的情况下,.tel可以通过设立次级站点把家里的所有家电都集合到一个域名下,这样既节省资源,又安全便捷。”
  王晓菁还要面临着不同的尴尬,不仅仅是新生事物狭小的生存空间,还有前途未卜的市场前景。因此在反思2010年时,她的心里五味杂陈。她既庆幸自己在一个合适的时间把握住了一个合适的机会,又担心这个机会太飘渺,自己无力把握。“我内心里渴望一场革命,.tel具备这样的潜质,但正如自己的孩子,长大是什么样我们都不好说。”此时,她的眼里满是兴奋和忐忑。
全部评论0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管理员之家 ( 苏ICP备2023053177号-2 )

GMT+8, 2024-12-24 22:03 , Processed in 0.18218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poyright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