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发表于 2011-9-19 10: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灰儿 于 2011-9-19 10:51 编辑

改版引来的争论
    自从8月底至今,新浪微博陆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版, 相比旧版,新版新浪微博更像是有字数发布限制的SNS。如果说旧版微博是碎片化的,那么改版后的微博将碎片拼接和整合,复合玩游戏、聊天、听音乐、发文件等多种功能更像是一个完整的个人空间.新浪微博似乎变得越来越重了,新浪微博改版所引发的关于微博本质的讨论也在网上广泛的展开.
    意见主要分为两派,一派认为新浪微博的改版代表了微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属于社交本质的回归,另一派网友则对新版本表示担忧,认为新浪微博逐渐脱离了微博的媒体本质属性,而变为和人人,开心,QQ空间等社交网络了.

为什么会有微博?
1.人性的解放
    微博的诞生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意大利文艺复兴,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宣言,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愿望#,人类文明发展至今,自由,公平, 平等,人权等观念已经成为了人类世界的普世价值观.人们渴望展现自己人性的一面,渴望自由的表达,渴望平等公正的环境.这些欲望从人类一出生就有了,而恰恰过去由于缺乏自由公平的环境以及可以自由表达的平台,人性一直被遏制压抑住了,人们需要一个平台来展现.
2.Web2.0的出现
    以Web1.0为代表的互联网诞生使得自媒体的出现成为了可能,而以BBS,博客,SNS以及为代表的Web2.0的出现更是完全释放了人们表达自我价值主张和诉求的需要,也许在微博还没有出现之前,大多数人还是选择沉默,但是微博的出现,短短的140个字却促发了人们自我表达的欲望在瞬间爆发,而且它是免费的.

微博本质是自我媒体与弱关系社交的综合体
    那么微博的本质属性到底是媒体还是社交呢?笔者认为微博的本质是媒体与社交的综合体,但是区别于传统的媒体和传统的社交网络,因为微博的出现使得媒体权利转向社会大众,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和传播中心,而微博上的社交关系也不同与人人和开心,它只是在弱关系领域的社交功能罢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证明我的观点:

1.为什么是新浪而不是腾讯
    2007年4月14叽歪成功中国首家微博上线,紧接着饭否,做啥也上线,但是之后微博一直处于低迷发展,直到2009年新浪微博上线,最终引爆并引领了整个国内微博市场.而作为如今四大微博门户的腾讯缺又为什么是最后一个进军微博市场的呢?
    其实早在 2009年,新浪一直在投资做互动类的产品。SNS成为了当时新浪的一个重要战略发展方向,其实不论国内国外,都已经有一些非常清晰的路线,但怎样利用新浪自身的优势去做,才是当时战略讨论的一个关键;但新浪当时不具备做大型SNS的技术和产品能力,所以中间肯定会有一些探索和波折。而此事国外的方兴正艾的Twitter虽然不同于SNS,但其本身具有媒体特性,这一点上和新浪的基因是一致的.
    而腾讯的战线拉得太长,IM即时通讯,腾讯门户网,社交网站QQ空间,腾讯朋友,腾讯游戏,腾讯电子商务,腾讯搜搜,仅围绕腾讯QQ就衍生出来很多产品和服务,因此腾讯的思维还是集中在用户体验和好友社交方面,离媒体比较远.2011年腾讯也不甘落后,推出腾讯微博,与新浪微博打名人牌的策略不同,腾讯依靠其海量的用户群体和好友关系链,迅速切入微博市场.
    综上所述,笔者大胆的进行了假设:原因就是新浪是媒体资讯起家,而腾讯是社交通讯起家,两者的基因和思维习惯存在差异,微博的本质却偏向于媒体.这也造成了腾讯和新浪对微博认识的差异.

2.“不超过140个字”+“转发”+“评论”, 伤不起
    微博与博客一样,都属于美国专栏作家丹·吉摩尔(Dan Gillmor)定义的“草根媒体”。在他看来,“草根媒体”不仅可以生产民有、民享的“草根新闻”,而且将带来“新闻业的转变”,即“从20世纪的大众媒体结构,转变成某种更有草根意味和深化民主的东西”。而微博的那简单的不超过140个字,转发,评论使得信息传播工作变得非常简单和方便.
    微博的免费属性和@功能,使得微博上的任何用户可以对世界上任何一个用户发送信息,只要他在微博上.这种网状、集群、整合式的传播,极大地改变了过去“点对点”和简单互动的人际传播方式.再上微博上的信息裂变式的流动规律,用户通过自身的微博向外推送一个信息(一对多),接收到这个信息的用户不仅仅可以给予评论反馈(多对一),而且还会裂变式的转发到用户的用户身上(多对多); 另一方面,嵌套于“信息大潮”之中的每一个条信息,自身又被植入各种第三方软件,可与手机、MSN等即时通讯工具绑定,并以短信、即时信息等形式实现内容更新,形成一个便捷、及时的信息交换中心。
    社科院最近出的新媒体社会报告,两成重大事件微博首发,例如最近发生的郭美美炫富事件、江苏省溧阳市卫生局局长谢志强在微博上与情人打情骂俏的“开房门” 事件,都是由微博最先发出,而后引起很高的舆论关注度。超四成重大事件,多种媒体联手推动, 再以近期郭美美炫富事件为例,传统媒体在报道中充分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媒体记者以自己权威的身份进一步核实和调查了解,使得事情一步步接近真相。所有的这些都不是传统媒体或者SNS网站所能够有效实现的. 去年饭否回归,饭否创始人王兴在这一事情上,就直接了当表明新的饭否不是微博,而是迷你博客, 因此饭否不会走新浪微博的模式,不想把饭否做成一个媒体类的平台.
    当然,我们要看到信息的传播的媒介是什么? 答案是用户,更准确的应该是关系, 要使得信息得到传播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内容本身,另外一个则是关系.二者缺一不可.先抛开内容本身不谈, 内容的第一次传播就是基于微博的关系链.这也就引申出微博的另外一个本质,即弱关系社交.

3. 弱关系社交
    强弱关系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提出来的。他认为个人际关系网络可以分为强关系网络和弱关系网络两种。
    强关系指的是个人的社会网络同质性较强(即交往的人群从事的工作,掌握的信息都是趋同的),人与人的关系紧密,有很强的情感因素维系着人际关系.反之,弱关系的特点是个人的社会网络异质性较强(即交往面很广,交往对象可能来自各行各业,因此可以获得的信息也是多方面的),人与人关系并不紧密,也没有太多的感情维系.
    强关系的典型代表是Facebook,国内产品有腾讯IM、人人网,弱关系的代表有新浪微博,豆瓣。我们回到微博的本质上来, 很闲然,微博并不是一个强关系社交,因为微博上连最起码的实名制都没有实现,当然加V的只是少数,而且由于微博上都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关系,因此不可能会出现很强的情感因素维系的人际关系,除了那少数的从强关系网络转过来的微博粉丝或听众.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回到一个问题上来,那就是他/她为什么会关注你?我想原因会是有好几个,但是最有可能也是出现这样原因频率最高的应该是他/她对你的微博感兴趣,而不是他/她是你亲密的好友.也许他/她和你的志趣相投,也许他/她能从你的信息中学习到不少知识,也有可能她/他和你共同参加了某个活动等等. 但是我们说微博上的弱关系社交是可以向强关系社交转换的.
    因此,到此我们可以简单的下个结论,判断微博是否是强关系社交还是弱关系社交,就看你和他/她单向关注或双向关注前是否认识,认识的关系比例在你所有微博关系链中的比例有多大?

4. 新浪微博的SNS化
    无论你怎么样对新版新浪微博表示不满或者担忧,事实就是如此.笔者认为只要新浪微博在SNS化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加法和减法都并重就可以了.我们应该能够理解新浪微博此次改版,改版后,新浪微博不仅仅可以增加用户关系黏度,同样为商业化铺平道路.
1)    提升用户体验;
    微博SNS化,增加很多新的功能,比如相册,音乐,活动,在线离线状态显示等,更值得注意的是,新浪微博还增加了在线聊天的服务,虽然是通过私信的方式,但是这一举动不得不可以视为对腾讯的IM市场的试探.
2)    强化媒体传播功能;
    微博的媒体传播必须基于微博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关系链,信息在微博上的传播也是通过不同的节点,这样的传播效率应该来说是比较高的,区别于人人网等社交网站,因为他们更多的是交流维系情感,而不是信息的传播.因此新浪微博需要在媒体属性和社交属性上做出一个较好的平衡,这样才能双向促进.
3)    为商业化盈利铺道路;
    以上所有的这些都是为了新浪微博的盈利做好准备,因为如果坚守媒体传播这一本质属性是很难大规模盈利的,而新浪为了打造新浪微博花费了巨额的资金,势必要想办法盈利.比如改版后,新浪微博上线了微支付和微游戏,开放第三方平台,这些都是未来重要的盈利点.

微博本质,因人而异
    笔者认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微博的本质理解应该是不一样的,没有对与错之分.
    说微博是自媒体和弱关系社交的综合体,其实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的,而从其他的角度出发,可能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比如说:
1, 从微博整个平台界面来说,微博就是一个内容和流量的物流中心;
    在微博上,我们可以看到海量的零碎化的内容信息,不断的被制造出来,不断的在流动,这些内容信息被用户评论,转发.就好比一个巨大的物流仓储中心,有内容进来,也有内容出去,而内容的背后就是流量.
2, 从微博的开放平台来说,微博是不同(利基)群体集聚的媒介;
    微博的开放平台上聚集了很多的应用程序和群组,每一个应用程序和群组都集聚了对此产生相同兴趣爱好的用户群体,因此微博又有点类似于Google+,集聚了各个兴趣爱好的圈子,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某个群组,共同参与某个游戏,在游戏内进行互动交流等等.
3, 从微博营销的角度来说,微博就是一个用户的物流中心
    微博对于企业价值的重要性,我想是勿庸置疑的.企业通过在这个平台制造内容的同时,也吸引着大量的用户群体归于其下.就好比一张巨大的网,撒下去,就能够捞到很对对自己感兴趣的用户(好的内容是前提).用户一旦成为企业的粉丝或听众之后,企业又可以发布一些商业化的连接,比如促销活动,沙龙活动等等,从而把用户引导到另外一个地方去,这和商品的物流有点类似.
作者 王璇

全部评论0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管理员之家 ( 苏ICP备2023053177号-2 )

GMT+8, 2025-1-10 10:12 , Processed in 0.16333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poyright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