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首页 ≡≡职场生活≡≡ 销售与营销 我在使用非暴力沟通(生活小实例)

我在使用非暴力沟通(生活小实例)

灰儿 2018-10-12 15:57:41
一、我理解的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的步骤是这样的:第一步,观察,客观描述行为,不评价。第二步,表达自己的感受,不批评。第三步,说说自己的需要。第四步,请求他人的帮助。

非暴力沟通的基础是爱和尊重。
我们在与人们沟通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冲突,他人的需要和我们的需要不一样,冲突怎么发生的呢?他人想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我们想满足自己的需要。我们无法满足自己的需要时,经常会责怪他人,觉得自己的愤怒是别人的不配合引起的。但是我们经常忘记了,每个人都是独自的个体,他的需要对他自己来说也很重要。如果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又不了解非暴力沟通,你很有可能会使用暴力或强迫的方式来迫使他人屈服于你,配合你的需要。我们会采用表扬或惩罚的方式来迫使别人。
可是,别忘了,每个人的行为改变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他会有那样的行为源自他内心的某种需要。你的强势可能会让他在表面屈服,或是一段时间内改变。可是他内在的需要没有解决,同样的行为会再次出现。你并没有真正的改变他。
回顾一下你自己的改变,有哪一次是因为别人的表扬或惩罚?每个人的前进和改变大多是因为自己内心的愿望。在某个刹那,你特别想要改变。因为你知道,这样的改变会让你人生更加幸福!让你周围的人更加幸福!这才是促使一个人改变的根本原因。

非暴力沟通让我们要还原一些基本常识,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
基本常识一:你的愤怒的根本原因不是别人的行为或语言。你愤怒是因为你内心的某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请你对自己的愤怒负责,不要把原因推给别人。
基本常识二: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要妄图去改变某个人。没有人可以强迫任何人去做任何事。如果强迫,你一定会失败。
基本常识三:记住,你的目的是沟通,不是羞辱或伤害别人。以暴制暴从来不会有好结果。
基本常识四:请学习尊重和爱。尊重他人的需要,哪怕和你的需要不同;爱是我们沟通的所有目的。让我们彼此关爱,一起进步!

阅读了一段时间的《非暴力沟通》,我也努力用这种沟通方法来应对我所面对的工作和生活。在其中,我看到许多错误的沟通方式,我将它们记录下来,然后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尝试再次沟通,在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沟通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

二、爸爸爱喝酒,爱抽烟,怎么都不愿意改变。
我的父亲非常爱喝酒,也爱抽烟。因为喝酒出过很严重的车祸,差点丢掉性命。住了整整两个月才出院。我的母亲非常担忧他的身体。父亲出院后由于身体恢复的原因,医生叮嘱千万不可喝酒,他大概停了一年没有喝酒。紧接着依旧如故,不愿意戒酒。
而烟他更是每天不离手,每天一包都是小事。一抽烟就不停咳嗽。去香港旅行时,香港的交通工具和酒店内都不可吸烟,他夜间散步时,看到路边有老外聚集抽烟,立刻告诉我妈妈:“你看,谁说不能抽烟?老外都在抽。”当天晚上他就要求买烟,自己一找到地儿立马开抽。被我发现后,对他提出严肃批评。他还小孩儿似的犟嘴:“你要孝顺我,顺着我就是孝顺我!”言下之意是我要由着他抽烟喝酒,才是真正的孝顺他,我也是哭笑不得。
回想一下,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教我打电话给爸爸,提醒他早点回家,在饭局上千万不要喝酒。
妈妈也经常很生气地骂爸爸:“总有一天要死在喝酒上!天天抽烟,一天到晚咳嗽!”
长大后的我,从来不给爸爸买烟,买酒。就是不想让他伤害自己的身体。
但是,这种种沟通方式一点都不奏效。我们这几十年来谁也改变不了爸爸的两大爱好!
这个事实提醒着我,要一个人发生改变真的是一件极难的事情。
接触了非暴力沟通以后,我忽然明白,也许我改变不了我的父亲。
他喜欢喝酒吸烟这些行为的背后一定有很深的内心的需要,他要通过这些行为来满足自己内心的需要。
他自幼丧父,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改嫁了。他自小一人和太奶奶生活在一起,太奶奶很忙,他自己去公社打饭,回家的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粥撒了,再去,饭没了,别人给他抓了一把米放在碗中,他自己吃生米。夏天经常睡在石板上,满身的蚊虫。无父无母一人孤单坚强地长大。少小离家外出修铁路,只是为了吃口饱饭。
可能是由于无父无母关爱,孤独长大,他特别喜欢热闹,他喜欢很多人聚在一起吃饭。哪怕他知道那些所谓亲戚没有几个是真正关心他。他还是喜欢一群人聚在一起,喝酒聊天,我觉得他很享受这种被关注,是人群中心的感觉。
再加上他工作的原因,他是个公务员,县城的机关单位办公室的主任,本就有个负责招待的工作在身。湖南湘西的官场风气以前就是喜欢喝酒抽烟,见人要派烟,饭局要陪酒。我小时常见到父亲喝醉的样子,母亲开始是担心,后来是愤怒。觉得他不爱惜自己身体,他们两人常因为这样的事情争吵。
想想父亲当时的工作环境,为了融入工作氛围,不喝酒不抽烟应该是不可能的。因为你身处其中,不抽不喝的人可能会成为异类。
后来,他喝着,抽着,成了习惯。自己也以为自己爱喝爱抽了吧!
分析了父亲的内心需要后,我不再对他抽烟喝酒感到愤怒,我慢慢开始理解了他。他需要别人的爱和关注,那是他幼年从未得到过的;他需要适应工作环境,因为他是家庭中的主要经济来源,他是家庭支柱。
这么多年来,其实我、弟弟和妈妈可能从来都没有从这些角度去想过爸爸。我们为他做的太少了。
了解了爸爸行为背后的内心需要,下次我和父亲沟通的时候,也许会这样说:“爸爸,我知道你已经习惯了喝酒和每天抽烟,多年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要很快戒掉肯定很难,我完全能够理解。但是我和妈妈都很担心你的身体,我们还是希望你能少喝酒,少抽烟,最好不喝酒,不抽烟。因为我需要你一直陪伴我们,一直照顾我们这个家,一直陪伴妈妈,一直做我们家庭的支柱。所以我特别希望您能更爱护自己的身体,为了妈妈,为了我和弟弟,为了我们这个家,能试试放弃喝酒和抽烟,培养一些别的爱好,可以吗?”
下次我会尝试这样和父亲表达。当然,我知道他不一定能够改掉这两个习惯。可是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习惯的改变本就不容易。我明白。
就算他改不掉,他还是我的父亲。我依然会很爱他。我不会因为改变不了他就感到愤怒和失落。
我会继续坚持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去理解他,去与他沟通,告诉他我们对他的爱和担忧。
非暴力沟通从来都不是为了改变他人而出现的沟通方法。它只是教我们用爱和尊重的方式去与人沟通。放弃用暴力的方式去沟通。


二、学校的短信
周日里是多么放松呀!叮咚,手机有声音,有短信,我点开一看:温馨提示,明天早上升旗时,请各位老师将手机、背包等物品放在操场旁边的长椅上,谢谢!
是学校发来的短信。我一看,连手机放在何处都要管理,心中马上不悦,觉得学校不免管得也太宽了点,这应该是越过管理边界了吧!
再说,如果别人不听你的,就是拿着手机呢,你拿她怎么办?发了号令,别人不配合,你又无法处罚,这样不是会令到管理者很尴尬吗?
因为我了解非暴力沟通,我立刻想了想,是什么使得我一看到短信就心中不悦呢?
手机是私人物品,放在何处应由个人自己决定,任何机构及他人都无权干涉。如果像学校的短信中所说,虽然它其中有温馨提示,有请,有谢谢等词语,但是还是改变不了它干涉了个人自主权的嫌疑。
每个人都不喜欢自己的自主权受到他人干涉,而且这样的语言很容易让人从中听到指责和批评。
明白自己的不悦的原因后,我认真思考了学校方面发出这条命令背后的需要。
升旗时可能有个别老师会拿出手机来刷屏,也许是看时间,也许是看微信,也许是看新闻。学校希望大家在升旗时不要看手机,因为学生站在一旁和我们一起升旗,如果学生看到的话,会影响老师的形象。
想到学校的需要,我也觉得可以理解。毕竟教师的形象也挺重要的,不能让学生觉得我们很随意。这样也不太好。
老师们需要得到尊重,学校应该尊重老师的个人自主权。学校需要老师们配合,升旗不看手机。
有没有一种更好的沟通方式呢?能够让双方都清楚双方的需要呢?
我帮学校想了想,学校其实可以尝试这样沟通:
老师们!周末好!打扰了!每周一升旗,学校请求大家尽量不要携带手机,不要看手机。当然,学校明白,现在是信息时代,大家都已经习惯了随身携带手机,随时查看相关信息,大家都与时俱进,这特别好。但是,学校担心学生在一旁偶尔看见我们刷手机,他们可能会觉得老师要求我们站好,可是你看,老师们自己都在刷手机呢!青春期的孩子需要老师们的言传,更加需要老师们的身教。所以学校才提出这个不情之请,学校和孩子们需要各位老师的帮助,让我们的升旗能够更加顺利!谢谢大家!
当某些要求以请求的方式提出时,被要求者能感受到一种尊重,而不是可怕的让人产生逆反心理的命令。
如果你命令他人,我想,你沟通的最终目的一定无法达成,反而会招致他人的强烈反弹。结果事倍功半,引发矛盾和怨言。

三、学生对我说:“有屁快放!”

昨天上语文课时,有一名林同学上课没有跟着我一起学习,时而趴着,时而说话。我有点担心他没听见相关的知识点,所以上课时就开了一下他的玩笑,说他是否很渴望老师关注他,所以才有一些小动作。下课的时候我很想找他沟通一下。
这个孩子走上讲台,用手重重地拍了桌子,说:“有屁快放!”
我当时感觉很难过,因为他没有尊重我。
但是为了避免自己陷入暴力模式,我当时喊了另外一个孩子过来沟通,使自己竭力冷静下来。
同时告诉自己,我要和孩子们沟通,不是在沟通中用暴力的语言互相伤害。孩子们没有学习过沟通方式,我学习了,要努力运用在实际生活中。
拉住林同学的手,我和他走到室外。当天我很平静地和他交流了。我说了很多,他认真在听,但没有说什么。事后想起来,觉得自己做得仍然不好。
如果有下一次,我会尝试这样和孩子沟通。
先关注孩子的感受和需要,还有请求。
我会问他:“你很生气!很不开心,对吗?”然后等待他的回答。
再问:“你感受到了什么让你不开心?”
“孩子,你的需要是什么?”
“你对我有什么请求吗?你需要我为你做些什么吗?”
在沟通中,我要先关注孩子的感受和需要,帮助他找到自己内心的需要,然后说出他的请求。
我要告诉孩子的是,除了发火来表达自己的需要,我们有很多种选择来表达自己的需要,有些表达方式代价更小,效果更好!
了解了孩子的感受需要和请求后,我要告诉他我的感受需要和请求。
“孩子,听到你刚刚说的那句“有屁快放”,我感到有些难受,内心有点受到伤害。虽然我非常理解当时你的情绪也不好。但是我真的感到有些难过。因为我需要你的尊重,作为老师,我在努力学习更尊重你的感受,我请求你,下一次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可否尊重一下我?如果你能做到,我将感到特别幸福和开心。如果你暂时无法做到,我也能够理解。因为成长本来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希望你能学会与别人更好的沟通,因为这样沟通代价更小,受伤害的人会变少。我们会因为你的存在而感受到更加幸福。你也得到更多快乐!这就是我想说的,谢谢你肯和我聊天。”

四、注意对方的感受和需要
今早上课在1班发生了一件让我很不愉快的事情。
跑操过后,孩子们上来时一般都比较慢。这个我已经逐渐理解和接受。他们上来后需要擦擦汗,喝喝水,因为体力消耗很大,很辛苦,我也能感同深受。
和以往一样,我用语言请求孩子们:“孩子们,请你们快些进入静修状态,好吗?谢谢!”我连续地说了好几次。然后有一名男同学正在整理他桌上的书籍和物品,他没有趴下来静休的行为。我有点着急,又连续说了三次同样地话。这孩子回应我:“收完后自然就会坐好了。”我一听这话,立刻就愤怒了。开始不停地责备他,责备了好长时间才停下。

事后我找他沟通,他说他错了。

沟通完毕,我隐约觉得哪里有些不对。按照非暴力沟通的原则。
我分析了自己当时愤怒的原因:我希望大家能快些进入静休状态,让课堂安静下来。而这个孩子在收东西,他没有听我的。然后还回应了那句话,我脑子里立刻对他的行为做了判断,当时我觉得他是不尊重我,故意挑衅我。所以我生气了。

我愤怒的根本原因是,我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且我还自己判断了这个孩子的行为。我的评价让我生气了。

我思考了他为什么不愿意配合我?我再次找这孩子聊天,想知道我当时对他说请求时他的感受是什么?他告诉我,他的感受是觉得很不高兴,觉得我在命令他安静下来。然后他就不想配合我了。

其实这种体会我也有过。小时候母亲喜欢不停地啰啰嗦嗦地叫我去干某件事,她越喊我我越不想去做。明明知道她的需要是什么,但是那个时刻的我就是不想配合她。以至于我和母亲之间冲突不断。

今早的我,很像当年我的母亲。

然后我问了这个孩子的需要,你需要我怎样和你沟通,你比较容易接受?
他说希望以后我给他一个眼神,不要啰嗦。
我答应了他。
再次为自己早晨的暴怒感到无地自容。

孩子说,他自己也有错。他越这样说,我越感到羞愧。
他对我的宽容远远多过我对他的。

这份分析我在课堂上给全班的孩子们看了。
后来每次我看周同学时,他都能立刻安静,不需要大声呵斥。
这让我倍感欣慰和开心。

五、使用非暴力沟通一个星期后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运用非暴力沟通,学习尊重每个学生。这样的沟通方式成本低,不必伤害学生和自己。但是这个沟通方式的问题是太慢,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要继续坚持。

      这个沟通方法我在使用的过程中,我已经习惯了分析自己的愤怒的根本原因。却常常忽略了对方的感受和需要。在今后的使用中,我要努力去了解对方的感受,分析对方的需要。而不是停留在关注自己的需要上。

    沟通是为了告知对方自己的需要,也是为了更准确地了解对方的需要。然后双方一起商量,寻找一个更好的彼此都能够接受的沟通方法,来满足双方共同的需要。

    当遇到沟通不顺畅时,不要灰心,还是要努力去听对方的需要。尽力去沟通。



灰儿 楼主 2018-10-12 15:58:27
六、忽略也是一种伤害



最近上课发生了一些事情,很值得思考和分析。



第一件事,从前林同学上课偶尔会听得很认真,那是我坚持和他沟通的原因。但是林同学的状态时好时坏,有时能配合,有时不能。时间久了,我很疲惫。渐渐不太想理这个孩子。觉得管理起来实在是太辛苦了,关键是孩子自己也不喜欢老师管理他。一管理可能就会产生冲突,伤害他和我自己。所以有一段时间没有理睬他。

他的情绪也确实因为我而受到了影响,他感觉到了我对他的忽略,所以这孩子可能内心有点生气。他上课起立前会说话,无法安静下来。他上课会用笔敲桌子,在课堂发出很大的声响,引起同学和我的注意。

对他的反应,我仍是忽略,没有太多关注。

有一天,上课我喊了起立,全班同学都站起来了,他没有,那天我不想理睬他,所以由着他任性。

第二天,他依旧如此,我有些生气,感觉到不被尊重。我喊了上课,除了他以外其他同学都站起来了。他坐着。我看着他,其他同学都站着。我没有让其他同学坐下,我平静地说:“作为一名教师,我的底线是上课前我的学生站起来向我问个好,站起来坐下十秒钟左右。因为我是站着讲40多分钟的课。我觉得你这样的行为我不能接受。”然后我就一直站着,其他同学也站着,他一个人坐着。气氛非常尴尬。那一刻,我其实也很担心,我和孩子们需要这样一直站下去。同学们有人在劝说他,有人在指责他。没有多久,这孩子站起来了。尴尬的气氛结束了,我们继续上课。



第二件事,上课敲桌子

今天同事魏魏告诉我,林同学昨天在她的自习课上敲笔,被她严肃批评了。然后林同学说他要练习好,要在语文课上弄。还说了一些粗野的脏话骂我是个妖女人、死女人之类。

我听了啼笑皆非。觉得这孩子是在是幼稚得紧。

第二天上语文课,这孩子真的开始敲笔了,声音很大,我知道他是故意想挑衅我,让我生气。所以我整节课都很平静,男同学批评了他,女同学拿东西扔他。他仍是不停。我知道他想让我注意他,然后生气骂他。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后我更加不能骂他。所以我对其他同学说:“可能林同学内心太痛苦了,要找个地方发泄,他敲了这么久都不觉得累,我们就忍耐一下吧!当是给我们伴奏了!”整节课我没有看他一眼,专心讲我的课。



两件事过后,我在思考,这孩子到底是怎么了?

深入思考过后,我认真去想了想他的需要。林同学很渴求老师的关注。他的不起立和他的敲笔,他的说话,都是故意做出来给我看的,他想让我生气,想让我批评他,骂他。

他感受到了我对他的忽略,所以他尤其想要激怒我,让我不得不关注到他。



他的一系列幼稚的表现,恰恰最真实地暴露了他内心的需要。他是一个渴求爱和关心的孩子。

哪怕他表达的方式有时很笨拙,有时会让人误解,有时会让人伤心难过。但是他不喜欢忽略,他喜欢爱和关心。

我懂了!

我原本以为我的忽略,他不在意。他应该也不在意我对他的看法和关心。但是原来他是在意每个老师的。只是他在意的方式太特别了,会让人误会他。

我不愿意把他想得很坏,因为我本能感觉他是一个可以沟通的孩子。



所以他的行为里有我的问题,我的忽略让他生气愤怒了。

我不知道我的分析对不对。

但是基于我的分析,我要调整我对待他的态度。依然要管理他,要求他,告诉他一些沟通的方法,等待他的成长。

忽略也是一种很严重的伤害。我要好好反省自己。



师生之间不是敌人,林同学可能感觉每次和我针锋相对他都输了。但师生之间,敌对起来,无论谁输谁赢,都有人因此而受到伤害,不会有双赢的状态。

如果林同学的目的是伤害老师,那我要诚实地说,我确实内心受到了伤害,觉得挺难过的。但更多的是责备自己。我不希望是我的忽略使得他受伤。

所以今天写下我的所想,算作师生一场的缘分。



写完这些话后,我打印了一份,拜托林同学的班主任转交给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学习中心
站长自定义文字内容,利用碎片时间,随时随地获取优质内容。
Q设计语言 了解更多
Q Design 提供商家设计所需的指导与资源,帮商家快速完成产品设计、降低生产成本。
学习中心
站长自定义文字内容,利用碎片时间,随时随地获取优质内容。
Q设计语言 了解更多
Q Design 提供商家设计所需的指导与资源,帮商家快速完成产品设计、降低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