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壳在营销话题上,一直在说要给客户贴标签,划类别。这不仅仅只说明男性和女性在购买的商品上也会有所差异,即使单指网购衣服一项,男女在购买方式、有兴趣的点上存在很大的不同。这是因为男性和女性在生理、心理方面的差异,以及在家庭中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同,所以各自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大相径庭,从而也导致了在商业上我们要选择不同的营销手段和方法。那到底有什么不同,就来看看今天微壳精选的两个鲜案例吧。
天下网商,深度电商知识媒体,针对B2C、C2C等电子商务从业者的知识分享网站,聚焦于在线零售内容,提供包括网络营销、电商运营、仓储物流、移动电子商务等信息,对电商从业者具有实践价值。
同属内容导购网站,“什么值得买”和爱图购仿佛是一组镜像:男性VS女性、深度内容VS一图胜千言、UGCVS PGC、CPS营收VS品牌合作……究竟是选择向左的保守路线,还是向右的激进路线呢?
[ 转型 ] 导购社区演进
“什么值得买”在去年年中仓促改版后,随即招来了一些忠实用户的质疑,这让隋国栋和他的团队面临了相当大的压力,在其后的一段时间内忙于一一跟进问题并解决。在同一个时间点,“爱图购”为了满足各大品牌更全面的传播需求,推出了自己的图片社交应用“in”,并在8月拿到A轮千万美元的融资,一时风头无二。一个有趣的细节是,在爱图购的网站上,还有一个“值得买”频道,其为用户精选出了性价比最高的商品,并直接导向购买页面。 同属内容导购网站,“什么值得买”和爱图购仿佛是一组镜像:男性VS女性、深度内容VS一图胜千言、UGC VS PGC、CPS营收VS品牌合作……究竟是选择向左的保守路线,还是向右的激进路线呢?对内容导购的社区而言,这是一个结果尚未明朗的选择。 创建于2010年的“什么值得买”是典型的UGC社区,它最早是“Hi-pda”论坛的交易版,首批用户则是论坛上一群关注电子产品、乐于分享交流的网友。在隋国栋自立门户并创建网站之后,即使没做推广,“什么值得买”还是依靠大量用户爆料和编辑团队的筛选,迅速成为了诸多导购网站中的一朵“奇葩”。在初期,这里以男性用户为绝对主力,而直到如今,女性用户的比例虽有上升,但这里仍是本不热衷购物的男性用户们交流心得的宝地。 五年来,“什么值得买”由个人博客逐渐变为了综合导购网站。一开始,网站内容全由创始人兼CEO隋国栋撰写,之后则加入了少数的用户贡献内容,最终放开了用户投递。最开始,内容投递用QQ群来完成,当开到第15个QQ群时,爆发式增长的信息量让隋国栋终于做出了决定——要给网站加上一个后台投递系统来处理用户爆料的商品信息。不久以后这个决定就被证明了其必要性,因为在“双11”这样的时间点,“什么值得买”接到的用户爆料会比平时至少翻三倍,而处理这些信息的编辑数量显然不可能与信息投递量同步增长。 2013年,“什么值得买”推出了“发现”频道,一些用户的爆料被直接呈现,这既使得这部分信息不被浪费,又能让那些觉得网站主体内容不够丰富的用户有更多可看的东西。 去年,“晒物”和“经验”频道上线,它们迅速得到了用户的认同,每天都有超过100篇高质量的原创内容被发布在这两个频道上。在隋国栋看来,如此高频度和高质量的UGC,在整个中国互联网业界都非常罕见,而最终的结果是这些内容为电商带来了新的订单。 多年的积累让“什么值得买”拥有了一群核心用户和重度粉丝。谈及去年年中的网站改版,隋国栋称,当“什么值得买”加上了版头、分成了各个频道,而页面的底色从灰色也变成了小清新的粉色后,用户们开始觉得不习惯了。“我们还是过于乐观地估计了这对用户带来的冲击,如果之后要对网站进行变动,必须充分考虑用户的感受。”隋国栋说。 比起“什么值得买”,爱图购的转型没那么纠结,并显得更为激进,这可能更多地源于它的创始基因:不再以UGC内容为主,而是集合了各路达人为网站撰写内容,直接指向品牌,专门满足女性的购物需求。在这种模式下,爱图购与早期的美丽说、蘑菇街等指向淘宝C店的导购网站进行了区分,并成为了最大的天猫导购平台。再加上其主要内容来自网站本身,只要能满足用户需求,改变不会遭遇太多阻力。在爱图购的创始人谢旭和黑羽看来,品牌导购在当时正是一片蓝海,更何况爱图购的女性用户占比达90%以上,占据了绝对优势。随着内容的日积月累,便有品牌商提出品牌曝光的需求,包括欧莱雅、美宝莲等大品牌都想购买广告位,但爱图购并没有直接以这种方式来与品牌合作,而是另辟蹊径。 爱图购与欧莱雅合作举办了“给我一个吻”活动,短短两小时内便有10万用户通过“in”来参与,并带动其他社交圈中的60万用户参与,服务器一度被挤爆。
[ 抉择 ]
做社交还是做媒体
“到了特定的时间点和场合,在能增加用户体验的前提下,我们就会找到品牌商来合作。”黑羽坦言,创立爱图购的初衷就是赚钱,不过这不意味着要牺牲用户体验。在越来越多品牌商找上门的当口,他与谢旭很快抓住了这个机会,开始做图片社交App——“in”,用户上传自己的照片,并给照片中出现的品牌服饰、化妆品等打上标签,爱图购积累起来的品牌库成为“in”最初的利润来源,并渐渐扩展到其他内容标签。 从纯粹的电商导购到社会化品牌传播,爱图购的团队积累了两年对于女性品牌的经验,并将这种思考方式和习惯延续到了对“in”的运营上。现在,“in”的体量已经远远超过爱图购,于是,后者成为电商类变现模式,“in”则专心做图片社交。 2014年8月,“in”的用户量达到了200万。但黑羽很快发现,他们将这个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大量用户上传的图片并非关于品牌,品牌消费只是女性用户生活的一部分,更多的时候,她们会上传美食、宠物和旅行途中的照片。 从运营的角度来说,“in”并没必要刻意地去引导用户来分享品牌,而是将落点放在了分享生活上。由此,“in”也获得了一些与美食、旅行网站商业合作的机会。事实上,“in”的原则是让用户自然而然地记录,而不刺激用户产生内容,整个运营团队要做的是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热门话题中,通过提供丰富的贴纸,让用户的记录更加简单有序、更加丰富。 从明星达人出发,“in”并没有明显地偏向这部分用户,黑羽希望能与他们进行合作,但如果这些明星只是想记录生活,不希望公开,“in”的团队也不会打扰他们。“in”是用一种社交化的思路来做图片分享,这更像去中心化的微信,在“in”的团队看来,明星首先是用户,因此他们并不鼓励互赞互粉,也不喜欢虚高的粉丝数。达人、明星和普通用户的内容只要被推荐,就都有机会上首页,通过拉拢粉丝来吸引达人进入这个平台。 根据数据显示,现在“in”的每天新增用户数达到20多万,高的时候甚至能达到30多万,黑羽认为这样的增长速度是无法单纯依靠明星实现的。现在,“in”的总用户数达到2700万,今年的目标则是将用户数做到一亿,因为只有达到这个体量,用户才能够真正玩起来。 目前,“in”最重要的任务是沉淀用户。当每天用户的开屏次数达到2000万次,千次CPI价格达到25元时,仅仅靠开屏广告一天就能有50万元的收入,所以“in”并不需要为商业模式而忧虑。 在爱图购将资源全面导向社交产品的时候,“什么值得买”仍坚持自己的泛媒体属性。隋国栋介绍,目前网站的收入主要来自两块:广告和CPS,这与在首页放几个“坑位”,并向商家收取“坑位费”的做法完全不同。他并不讳言商家合作,当网站的体量越做越大,商家开始把它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 于是,“什么值得买”便接到了海量的商家爆料,但这部分的量级与用户爆料相比仍是沧海一粟,“什么值得买”的编辑在审核商家信息时会采用比审核一般用户更为严格的标准,“评判标准就是,如果这条信息发布在“什么值得买”上,用户会不会有意见,我们一定要让用户打消顾虑。” 经济收益和用户口碑之间的平衡是“什么值得买”一直在研究的问题,而底线只有一个:尽可能不让用户困扰。因此,在“什么值得买”的网站上不会出现用广告位推荐商品,因为这会让用户感觉很奇怪。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值得买”无法直接从商家那里拿到推广费用,而是通过做出好的内容,产生交易,再从商家处得到广告费用。隋国栋认为媒体也是“什么值得买”在建立的属性之一,因为从第一天开始,它就是一个不断释放网购相关信息的新闻平台,用Feed流的形式来展示。 “什么值得买”的媒体属性体现在网站的每一个角落:资讯中心涵盖了几乎所有品类消费品相关的报道,不仅是3C数码,也有生活用品;晒物和经验频道提供高质量的文章,得到一致的好口碑。 “什么值得买”一直以内容为运营核心,并为此设计了一套过滤垃圾信息的系统,信息经过筛选发送给编辑,提升了他们直达有效信息的比例,再通过培训来提高效率,这样就能大大降低用户接触到垃圾信息的可能性,也是获取用户信任最重要的一点。 “什么值得买”的App也体现了他们对内容的重视:客户端分布在你能想到的所有平台上,包括Windows Phone、Windows 8和Chrome浏览器插件,提供所有能在网站上看到的信息,用户只需要输入自己感兴趣的关键词,便能够收到定制化的推送。 一些用户会不理解“什么值得买”上发布的内容:为什么总是在介绍同一个品牌的产品?是不是从商家那里收了钱?面对这样的质疑,隋国栋显得很坦然,一旦用户长久地观察这个网站,就会慢慢理解它的商品筛选逻辑,认同团队的做事风格,也能理解他们偶尔犯的小错误。 当然,隋国栋并不认为“什么值得买”是一个只能属于男性的导购网站,相反,编辑们会推出与卫生巾、婚纱有关的专题。 第一期“值得买实验室”的视频则是关于保温杯的深度解析,整个网站的女性用户比例也一直在稳步上升,因为女性始终是非常重要的消费群体,即使编辑们想刻意忽略,也都忽略不掉。
[ 成熟 ]
内容导购的反作用力
从去年开始,“什么值得买”的产品决策不再只是以少数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不同的团队自发寻找自己的问题,形成了产品的自循环。在隋国栋看来,这是网站成长到一个阶段的必然结果,因为如果还是少数人来做决策,一方面会掩盖团队的创造力,一方面则更容易犯错误。 去年6月30日,“什么值得买”的生日当天,“消费众测”上线,希望能在资金以外,从产品本身的角度帮助厂商和用户来做一些事。通过这个栏目,“什么值得买”把厂商的产品拿过来交给消费者做测试,帮助厂商改进产品和赢取口碑。今年4月,众测频道的2.0版本上线,在这一版中,“什么值得买”降低了用户参与的门槛,改进了对用户的审核机制,也更多地鼓励厂商参与。 毫无疑问,内容导购平台对电商是有“说教”作用的,用户喜欢的终究是用心做事和真正的好产品,每个消费者心里都有一杆秤,一些电商的短期促销做得很好,但如果质量下滑,消费者仍然会慢慢甩掉这样的商家。 作为一个平台,“什么值得买”一直在告诉用户的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该用怎样的价格去买怎样的产品。它相信在这样的努力下用户会得益,商家也会知道要做怎样的产品和活动才能让用户短时间内光顾、长时间内留存,这是“什么值得买”对电商行业的深远价值。 业界认为“什么值得买”推荐的商品都是高单价的东西,对此,隋国栋解释说这并非是因为单价的高低影响了决策,而是因为编辑团队认为好的东西通常不会非常低价,把某个价格区间内的好东西筛选出来才是最重要的,他们希望用户购买这样的产品来获得好的体验。 “什么值得买”发布的内容是电商B2C行业的真实写照。”隋国栋说,“哪个网站在风口浪尖,我们就会经常推这个平台的东西。”隋国栋十分重视购物体验,这也是为什么淘宝C店和微商都不在“什么值得买”的推荐名单内的原因,在流量巨大的情况下,任何一条信息都可能是对商家非常大的冲击。“当某时尚品牌的中国官网上线时,“什么值得买”发布了一条新闻,这直接导致了他们的服务器挂掉。”隋国栋说。基本上只要在“什么值得买”首页被推荐,这个电商平台的相关产品就会售罄,因此还需要考虑电商的整体负载能力。 在隋国栋看来,在如今的电商行业内,用户已经变得更成熟理性,他们不再会被电商的一些短期促销活动所左右并去冲动消费。从另一个角度看,电商的营销也更合理了。前两年,几大B2C电商平台的价格战打得水深火热,消费者则靠着粗暴营销捡便宜,在最夸张的时候,有的电商平台愿意花费200元去获得一个有效订单。而如今,类似这样烧钱的做法越来越少,能正常运转的才是健康的商业模式。在“什么值得买”这个平台上,优质商家可以用非常低的成本获得一个有效订单,这就是它所能提供的价值之一。
微壳视角
现在的商业世界早已进化成只有双赢才会赢的局面,不但商家要得利,用户也一定要得利,只有想到两者平衡的方法,企业才能走得长远,尤其对中小企业来说,烧钱模式不是无用,而是烧不起,而本文的标题 图片社交聚女人,文字互动拉男人,能真正揣摩到其中的窍门,那什么样的用户吸引不过来呢?
|